一、施工前期準備
1. 技術準備
圖紙會(hui) 審:熟悉脫硫塔設計圖紙,明確防腐材料類型、施工範圍及技術要求。
方案編製:製定專(zhuan) 項施工方案,包括施工流程、材料用量、安全措施、應急預案等,並經監理或業(ye) 主審批。
技術交底: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,明確各環節操作標準、質量控製點及安全規範。
2. 材料與(yu) 設備準備
材料檢驗:防腐材料需提供出廠合格證、檢測報告,進場後抽樣複檢,禁止使用過期或不合格材料。
設備調試:準備攪拌設備、噴塗設備、檢測工具、安全設備等,確保設備完好。
3. 現場準備
環境清理:清理脫硫塔內(nei) 部雜物、灰塵、油汙,關(guan) 閉與(yu) 其他係統的連接管道,設置警示標識。
作業(ye) 環境控製:確保施工環境溫度、濕度符合要求,潮濕環境需采取烘幹措施;密閉空間需強製通風,避免溶劑揮發物積聚。
二、基層處理(關(guan) 鍵工序)
基層的平整度、清潔度直接影響防腐層附著力,需嚴(yan) 格處理:
1. 混凝土基層處理(如塔體(ti) 為(wei) 混凝土結構)
表麵清理:鏟除基層表麵疏鬆混凝土、浮漿,用高壓水槍衝(chong) 洗殘留雜質,幹燥後用角磨機打磨至表麵粗糙。
缺陷修複:對裂縫、蜂窩麻麵,用修補樹脂填充抹平,固化後打磨平整。
含水率檢測:用濕度計檢測基層含水率,需≤6%,超標時采用通風或烘幹處理。
2. 金屬基層處理(如塔體(ti) 為(wei) 碳鋼或玻璃鋼結構)
除鏽處理:采用噴砂除鏽,用石英砂或鋼丸噴射金屬表麵,達到 Sa2.5 級標準;局部難以噴砂區域可手工除鏽,達到 St3 級。
表麵清理:除鏽後用壓縮空氣吹掃表麵粉塵,若間隔超過 4 小時未施工,需重新打磨去除浮鏽。
棱角處理:將金屬構件的銳角、邊緣打磨成圓弧狀,避免防腐層在此處因應力集中開裂。
三、防腐層施工(以常用的玻璃鱗片膠泥為(wei) 例)
以玻璃鱗片膠泥(耐溫、耐腐蝕性強,常用於(yu) 脫硫塔)為(wei) 例,施工流程如下:
1. 底漆施工
配漆:按比例混合底漆樹脂與(yu) 固化劑,攪拌均勻,靜置 10-15 分鍾熟化。
塗刷 / 噴塗:用毛刷或噴槍均勻塗刷底漆,厚度控製在 30-50μm,確保覆蓋基層,無漏塗、流掛。
固化養(yang) 護:底漆固化時間根據環境溫度而定,固化後表麵應無粘性,方可進行下道工序。
2. 玻璃鱗片膠泥層施工
膠泥配製:按配方混合樹脂、玻璃鱗片、固化劑、促進劑,攪拌至鱗片分散均勻,單次配製量需在凝膠時間內(nei) 用完。
塗抹 / 刮塗:分 2-3 層施工,每層厚度控製在 1-2mm,第一層沿一個(ge) 方向刮塗,第二層垂直於(yu) 第一層方向,確保膠泥與(yu) 基層、各層之間緊密結合,無氣泡、空鼓。
表麵修整:每層膠泥初凝前,用抹刀壓實、刮平,使表麵平整光滑,鱗片分布均勻。
3. 麵漆施工
待鱗片膠泥層固化後,塗刷麵漆,厚度 50-100μm,增強表麵抗老化性和耐介質衝(chong) 刷能力。
四、固化與(yu) 養(yang) 護
固化控製:防腐層施工完成後,需在規定環境下自然固化,固化期間禁止觸碰或承重。
養(yang) 護時間:根據材料類型確定養(yang) 護期,養(yang) 護結束前需避免接觸腐蝕性介質。
五、質量檢驗與(yu) 驗收
1. 外觀檢驗:目視檢查防腐層表麵是否平整、無氣泡、裂紋、流掛、漏塗,鱗片分布均勻,顏色一致。
2. 厚度檢測:用磁性測厚儀(yi) 在每 1㎡範圍內(nei) 隨機檢測 5 點,確保平均厚度符合設計要求。
3. 附著力測試:采用劃格法或拉開法檢測:劃格法;拉開法。
4. 電火花檢測:用電火花檢測儀(yi) 全麵掃描防腐層,無擊穿放電現象。
5. 驗收文檔:整理施工記錄,提交業(ye) 主或監理驗收,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。
六、後期注意事項
防腐層驗收後,避免尖銳物體(ti) 碰撞或機械損傷(shang) ;
脫硫係統啟動前,需緩慢升溫,避免溫度驟變導致塗層開裂;
定期巡檢防腐層狀況,發現局部破損及時修補。
本文采摘於(yu) 【伟德bet怎么样】主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