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設計方麵
1.確定類型:根據使用條件、煙囪高度、材料供應及施工條件等因素,確定采用磚煙囪。不過,高度大於(yu) 60m的煙囪、抗震設防烈度為(wei) 9度地區的煙囪以及抗震設防烈度為(wei) 8度時Ⅲ、Ⅳ類場地的煙囪,不應采用磚煙囪。
2.內(nei) 襯設置:當煙氣溫度大於(yu) 400℃時,內(nei) 襯應沿筒壁全高設置;當煙氣溫度小於(yu) 或等於(yu) 400℃時,內(nei) 襯可在筒壁下部局部設置,其設置高度應超過煙道孔頂,超過高度不宜小於(yu) 孔高的1/2。內(nei) 襯厚度應由溫度計算確定,煙道進口處一節或地下煙道基礎內(nei) 部分的厚度不應小於(yu) 200mm或一磚,其他各節不應小於(yu) 100mm或半磚,內(nei) 襯各節的搭接長度不應小於(yu) 300mm或六皮磚。
3.隔熱層構造:采用磚砌內(nei) 襯、空氣隔熱層時,厚度宜為(wei) 50mm,同時應在內(nei) 襯靠筒壁一側(ce) 按豎向間距1m、環向間距為(wei) 500mm挑出頂磚,頂磚與(yu) 筒壁間應留10mm縫隙;填料隔熱層的厚度宜采用80mm - 200mm,同時應在內(nei) 襯上設置間距為(wei) 1.5m - 2.5m整圈防沉帶,防沉帶與(yu) 筒壁之間應留出10mm的溫度縫。
4.隔煙牆設置:煙囪在同一平麵內(nei) 有兩(liang) 個(ge) 煙道口時,宜設置隔煙牆,其高度宜采用煙道孔高度的0.5 - 1.5倍,隔煙牆厚度應根據煙氣壓力進行計算確定,抗震設防地區應計算地震作用。
5.爬梯設置:爬梯應離地麵2.5m處開始設置,並應直至煙囪頂端;應設在常年主導風向的上風向;煙囪高度大於(yu) 40m時,應在爬梯上設置活動休息板,其間隔不應超過30m。
6.檢修平台設置:煙囪高度小於(yu) 60m時,無特殊要求可不設置;煙囪高度為(wei) 60m - 100m時,可僅(jin) 在頂部設置;煙囪高度大於(yu) 100m時,可在中部適當增設平台;當設置航空障礙燈時,檢修平台可與(yu) 障礙燈維護平台共用,可不再單獨設置檢修平台;當設置煙氣排放監測係統時,應根據規範規定設置采樣平台後,采樣平台可與(yu) 檢修平台共用;煙囪平台應設置高度不低於(yu) 1.1m的安全護欄和不低於(yu) 100mm的腳部擋板。
7.防腐與(yu) 防雷:當煙氣腐蝕等級為(wei) 弱腐蝕及以上時,煙囪內(nei) 襯設置尚應符合規範有關(guan) 規定;煙囪筒身應設置防雷設施;煙囪筒身應設沉降觀測點和傾(qing) 斜觀測點。
8.基礎設計:煙囪基礎宜采用環形或圓形板式基礎,在條件允許時,可采用殼體(ti) 基礎。對於(yu) 高度較小且為(wei) 地上煙道入口的磚煙囪,亦可采用毛石砌體(ti) 或毛石混凝土剛性基礎,基礎材質要求應符合規範的有關(guan) 規定。
9.位移控製:在荷載的標準組合效應作用下,磚煙囪任意高度的水平位移不應大於(yu) 該點離地高度的1/300。
二、施工方麵
(一)施工準備
煙囪施工範圍內(nei) 應設圍欄,防止無關(guan) 人員誤入;煙囪四周10m內(nei) 應設專(zhuan) 人監護,如工作需要必須進入時,應通過上下聯係後,方可進入。
(二)地基處理
地基必須堅實、穩定,能夠承受煙囪的重量和風力等外力,地基處理包括挖掘、回填、壓實等步驟,必要時還需要進行地基加固。
(三)主體(ti) 施工
1.材料選擇:采用高強度燒結磚和混合砂漿砌築。磚筒壁應用標準型一等燒結普通粘土磚砌築,其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,當有抗凍要求時,磚的抗凍性指標應符合設計規定。
2.砌築要求
搭設腳手架或提升平台,逐層砌築,每皮磚錯縫搭接,控製垂直度。
在常溫下施工時,應提前將磚澆水濕潤,其含水率宜為(wei) 10% - 15%。
砌築筒壁前,應檢查基礎環壁或環梁上表麵的平整度,並應以1:2水砂漿找平,其水平偏差不得超過20mm,找平層的厚度不應超過30mm。
砌築砂漿的配合比應采用重量比,其稠度為(wei) 8 - 250px,砂漿隨用隨拌。水泥石灰混合砂漿必須分別在拌成後3h和4h用完,如施工溫度超過30℃時,必須分別在拌完後2h和3h內(nei) 使用完畢。
筒壁應采用頂磚砌築,當筒壁外徑大於(yu) 5m時,亦可采用順磚和頂磚交錯砌築,內(nei) 外層可使用半截磚,但小於(yu) 1/2磚的碎磚塊不得使用。
砌體(ti) 上下層的環縫應交錯1/2磚,輻射縫交錯1/4磚(異型磚應交錯其寬度的1/2)。當筒壁厚度不小於(yu) 一磚半時,內(nei) 外磚層可使用1/2磚,但小於(yu) 1/2磚的碎塊不得使用。
將普通燒結黏土磚加工成頂砌的異型磚時,應在磚的一個(ge) 側(ce) 麵進行,磚角錯牙不得超過5mm。砌體(ti) 磚層可砌成平,也可砌成向煙囪中心傾(qing) 斜,其傾(qing) 斜度應與(yu) 筒壁外表的坡度相垂直,磚層的傾(qing) 斜度應經常檢查。
砂漿用砂宜采用中砂,並應過篩,不得含有草根等雜物。強度等級不小於(yu) M5的水泥混合砂漿,其砂的含泥量不應超過1%;強度等級小於(yu) M5的水泥混合砂漿,其砂的含泥量不應超過3%。
筒壁砌體(ti) 磚縫的砂漿應飽滿,砂漿飽滿度不得低於(yu) 80%,不得用水衝(chong) 漿灌縫。筒壁外部磚縫均應勾縫,勾縫砂漿宜采用細砂拌製的1﹕1.5水泥砂漿。
每隔一定高度設置環向鋼筋混凝土圈梁,增強整體(ti) 剛度。
3.特殊天氣施工
遇惡劣天氣或六級以上大風時,應停止施工,並離開施工現場,以防意外。大風、大雨以後應檢查腳手架,如有問題,經處理後方可繼續施工。
4.架子上堆料
架子上堆料應符合規定要求,要加工的磚塊應盡量在下麵做好,必須砍磚時應麵向囪身砍磚。
5.上下煙囪
上下煙囪應走斜道或乘罐籠,禁止攀登架子及鐵爬梯,並不得在煙囪牆頂上行走或站立。乘人罐籠應裝有防墜、超高限位等安全裝置,安裝完畢必須經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。
6.砌築高度與(yu) 防護棚
砌築高度超過3m以上時,進料口必須搭設牢固的防護棚或架設安全平網,進口兩(liang) 側(ce) 要作垂直封閉,安全平網內(nei) 的落物要及時清除。
三、安全防護方麵
1.安全操作規程:煙囪工程施工前,應製定安全操作規程、崗位責任製和安全技術措施。
2.人員要求:凡高處作業(ye) 人員,應經醫生身體(ti) 檢查合格,並應經安全技術培訓和考試合格。
3.施工危險區:煙囪周圍應設立施工危險區,100m以下的煙囪距筒壁不宜少於(yu) 10m;100m以上的煙囪距筒壁不宜少於(yu) 煙囪高度的1/10,施工危險區應設立明顯標誌,在危險區內(nei) 的通道應搭設保護棚。
4.保護棚設置:在煙囪內(nei) 部距地麵2.5 - 5m處應搭設保護棚,采用移置模板連續施工至第一層煙囪平台,繼續施工時,可利用該平台作為(wei) 保護棚。
5.工作台防護:工作台周圍應設置圍欄和安全網,內(nei) 外吊梯的外側(ce) 和底部以及工作台底部均應設置安全網。
6.罐籠安全裝置:提升罐籠的卷揚機設置防止冒頂和蹾罐的限位開關(guan) 以及行程高度指示器,電磁抱閘應工作可靠;乘人和上料罐籠應設置斷繩安全卡,並應增設保險鋼絲(si) 繩,使用前應進行安全試驗,使用過程中應經常檢查,在煙囪底部罐籠停放處應設置緩衝(chong) 裝置。
7.垂直運輸係統:垂直運輸係統上下滑輪應設置防止鋼絲(si) 繩脫槽的裝置,並應有專(zhuan) 人檢查和維護。
8.鋼管豎井架:安裝鋼管豎井架時,應每15m - 20m高安裝一道風纜繩。
9.柔性連接器與(yu) 保護棚:施工筒壁時,在筒壁與(yu) 鋼管豎井架之間,每10m應安裝一道柔性連接器,每20m高度應搭設一層保護棚,在內(nei) 保護棚處,可不安裝柔性連接器。
本文采摘於(yu) 【伟德bet怎么样】主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