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前期準備
(一)現場勘查與(yu) 評估
1.結構檢測:委托專(zhuan) 業(ye) 結構工程師對煙囪進行全麵檢測,包括水泥強度、鋼筋分布與(yu) 鏽蝕情況、基礎穩定性等。例如通過回彈法檢測水泥強度,判斷其是否達到設計要求;利用鋼筋掃描儀(yi) 確定鋼筋位置和數量,評估鋼筋對煙囪整體(ti) 結構的支撐作用。
2.周邊環境調查:詳細記錄煙囪周邊一定範圍內(nei) 的建築物、構築物、地下管線、道路、電力設施等分布情況。若周邊有居民區,需明確居民樓與(yu) 煙囪的距離,以便製定相應的防護措施;對於(yu) 地下管線,需查明其走向、埋深和用途,防止拆除過程中造成破壞。
3.風險評估:根據現場勘查結果,對拆除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評估,如坍塌風險、物體(ti) 打擊風險、粉塵汙染風險、噪聲汙染風險等,並製定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。
(二)方案製定與(yu) 審批
1.選擇拆除方法:常見的拆除方法有定向爆破拆除、機械拆除和人工拆除。對於(yu) 100米高的水泥煙囪,定向爆破拆除效率高,但需要精確計算用量和爆破方向,且對周邊環境要求嚴(yan) 格;機械拆除相對安全,但需要大型機械設備,且拆除周期較長;人工拆除勞動強度大、效率低,但靈活性高,適用於(yu) 一些特殊環境。綜合考慮,一般100米水泥煙囪多采用機械拆除與(yu) 人工輔助相結合的方式。
2.編製拆除方案:拆除方案應包括工程概況、拆除方法、施工順序、機械設備選型與(yu) 布置、安全防護措施、環境保護措施、應急預案等內(nei) 容。例如,明確機械拆除時從(cong) 煙囪頂部開始,逐步向下分層拆除的具體(ti) 步驟;確定在拆除現場周邊設置圍擋、警示標誌等安全防護設施的具體(ti) 要求。
3.方案審批:將編製好的拆除方案提交給相關(guan) 部門進行審批,如建設主管部門、環保部門、安全監管部門等。審批通過後,方可組織實施拆除工程。
(三)人員與(yu) 設備準備
1.人員培訓:對參與(yu) 拆除作業(ye) 的人員進行專(zhuan) 業(ye) 培訓,包括安全知識培訓、操作技能培訓、應急救援培訓等。例如,培訓人員正確佩戴和使用安全帽、安全帶、防塵口罩等個(ge) 人防護用品;熟悉機械設備的操作規程和安全注意事項。
2.設備選型與(yu) 進場:根據拆除方案,選擇合適的機械設備,如長臂挖掘機、液壓破碎錘、起重機、運輸車輛等,並確保設備性能良好、安全可靠。設備進場前,需進行調試和驗收,檢查設備的各項技術指標是否符合要求。
4. 辦理相關(guan) 手續
1.施工許可證:向當地建設主管部門申請辦理拆除工程施工許可證,提交拆除方案、施工合同、企業(ye) 資質證書(shu) 等相關(guan) 資料。
2.其他手續:根據當地環保要求,辦理噪聲排放許可證、廢棄物排放許可證等;如涉及占道施工,還需向交通管理部門申請辦理占道施工許可證。
二、拆除施工
(一)搭建施工平台與(yu) 防護設施
1.施工平台搭建:在煙囪頂部或合適位置搭建施工平台,為(wei) 施工人員提供操作空間。施工平台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,一般采用鋼管腳手架搭設,並設置剪刀撐、連牆件等加固措施。
2.防護設施設置:在拆除現場周邊設置高度不低於(yu) 2.5米的圍擋,防止無關(guan) 人員進入;在煙囪周圍一定範圍內(nei) 設置安全警戒區域,並安排專(zhuan) 人進行警戒;在拆除作業(ye) 麵上方設置防塵網,減少粉塵擴散;在施工現場設置消防器材和應急救援設備,如滅火器、急救箱等。
(二)拆除作業(ye)
1.機械拆除:使用長臂挖掘機和液壓破碎錘從(cong) 煙囪頂部開始,逐步向下分層拆除。拆除過程中,應控製挖掘機的操作力度和角度,避免對煙囪結構造成過大的衝(chong) 擊;同時,安排專(zhuan) 人指揮機械作業(ye) ,確保施工安全。
2.人工輔助拆除:對於(yu) 機械無法直接拆除的部位,如煙囪內(nei) 部的鋼筋、殘留的水泥塊等,采用人工使用風鎬、電鎬等工具進行輔助拆除。人工拆除時,施工人員應站在牢固的操作平台上,係好安全帶,並注意觀察周圍環境,防止發生物體(ti) 打擊事故。
3.拆除物清理與(yu) 運輸:拆除下來的水泥塊、鋼筋等廢棄物應及時清理,通過起重機吊運至地麵,然後由運輸車輛運至指定的廢棄物處理場所。在清理和運輸過程中,應采取防塵、防遺撒措施,避免對周邊環境造成汙染。
(三)監測與(yu) 調整
1.結構監測:在拆除過程中,安排專(zhuan) 業(ye) 監測人員對煙囪的結構變形、沉降等情況進行實時監測。可采用全站儀(yi) 、水準儀(yi) 等測量儀(yi) 器進行監測,如發現異常情況,應立即停止拆除作業(ye) ,分析原因,並采取相應的加固措施。
2.施工調整:根據監測結果和實際施工情況,及時調整拆除方案和施工進度。例如,若發現煙囪某一部位拆除後結構穩定性受到影響,可適當調整拆除順序或采取臨(lin) 時支撐措施。
三、後期處理
(一)場地清理與(yu) 平整
1.拆除物清理:拆除工程完成後,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麵清理,確保無殘留的廢棄物和建築垃圾。對清理出的場地進行平整,恢複場地原貌。
2.環保處理:對拆除過程中產(chan) 生的粉塵、廢水、噪聲等汙染物進行環保處理。例如,對粉塵汙染嚴(yan) 重的區域進行灑水降塵;對含有有害物質的廢水進行處理,達標後排放;對噪聲較大的設備采取隔音、降噪措施。
(二)驗收與(yu) 資料歸檔
1.工程驗收:組織建設單位、監理單位、施工單位等相關(guan) 人員對拆除工程進行驗收。驗收內(nei) 容包括拆除範圍是否符合要求、安全防護措施是否到位等。驗收合格後,簽署驗收報告。
2.資料歸檔:將拆除工程的相關(guan) 資料進行整理歸檔,包括拆除方案、施工記錄、監測數據、驗收報告等,以備後續查閱和管理。
四、安全保障措施
1.安全管理製度: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製度,明確各級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的安全職責,加強安全檢查和監督,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。
2.應急救援預案:製定完善的應急救援預案,成立應急救援小組,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設備和物資。定期組織應急演練,提高施工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。
3.安全技術交底:在拆除作業(ye) 前,對施工人員進行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,使施工人員了解拆除過程中的安全風險和防範措施,嚴(yan) 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作業(ye) 。
本文采摘於(yu) 【伟德bet怎么样】主頁